蓝思科技2024年净利润增长1994%,布局AI眼镜和人形机器人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张赛男 上海报道
3月27日晚间,蓝思科技(300433.SZ)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公告显示,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698.97亿元,同比增长28.27%;归母净利润36.24亿元,同比增长19.94%;扣非净利润32.86亿元,同比增长46.31%。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08.89亿元,同比增长17.08%。
值得注意的是,蓝思在年报中提及,报告期内研发投入加大,针对折叠屏手机、人形机器人、AI眼镜、智能汽车、智慧零售、TGV通孔玻璃基板等领域开展了前沿研发,提前储备核心新技术,并开始在一系列新产品上应用,研发支出达到创纪录的27.85亿元。
AI引领消费电子市场回暖
主营业务方面,蓝思科技智能手机与电脑类业务实现营业收入577.54亿元,同比增长28.63%。公司在玻璃、金属、陶瓷、蓝宝石等结构件和功能模组领域稳居领先地位,并在整机组装领域获得更多大客户的认可和信赖,导入了新品类和新项目,以组装为主的湘潭蓝思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7.42%。
据市场研究机构IDC统计,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12.4亿部,同比增长约6.4%,标志着智能手机市场在经历了波动后重新回暖。
当前,以AI技术为引领的创新技术正影响消费电子市场的增长潜力,加速了智能终端换机周期,对产品设计和硬件性能提出更高要求,进而推动产业链价值提升。据IDC统计,2025年生成式AI手机出货量将近4.2亿部,同比增长82.7%,市场潜力巨大。根据Gartner预测,2025年AI PC的全球出货量将达到1.14亿台,较2024年增长165.5%。
此外,相关技术的发展也推动了人们对智能终端的需求上升,例如折叠屏手机的升级迭代带动了屏幕数量的增长,从直板机的单屏向双屏乃至三屏演进,同时采用超薄柔性玻璃(UTG)等新型材料及其模组,使得单台产品的价值较其他产品大幅提升。根据IDC数据,2024年中国折叠屏手机出货量约917万台,同比增长30.8%。
蓝思科技此前在互动易回复投资者表示,公司早已布局UTG和CPI等折叠保护屏的制造工艺,深度配合各大品牌进行研发生产,具备快速量产折叠屏手机各种材质的柔性屏和模组的能力。
布局新兴业务
其他业务方面,蓝思科技2024年智能汽车与座舱类业务实现营业收入59.35亿元,同比增长18.73%。
公司表示,在深耕已有超过30家智能汽车客户的基础上,凭借全产业链垂直整合能力和全球化供应链布局,赢得了更多业务机遇,中控模组、仪表面板、智能B柱与C柱、充电桩、座舱装饰件、无线充电模组等产品保持较快增长,多功能车窗玻璃取得突破,进入批量生产阶段,单车价值量继续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蓝思关注到新兴领域产业化带来的机遇,正在积极布局。
当前,智能穿戴类设备正在与AI进行有机融合,AI眼镜/头显成为新一代智能终端。根据IDC预计,2025年全球智能眼镜预计出货达到1,205万台。
2024年,蓝思智能头显与智能穿戴类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4.88亿元,同比增长12.39%。据悉,公司研发和生产的外观件、结构件、光学镜片等部件在多款高端AI眼镜和头显产品上实现了应用,并推进、完成了多款即将量产的新品研发,智能手表相关的玻璃、金属、蓝宝石、陶瓷等结构件亦保持增长,智能穿戴类业务潜力有望进一步释放。
此前,蓝思科技已官宣与AI交互领军企业杭州灵伴科技(Rokid)达成深度战略合作。作为RokidAI眼镜全系产品的整机组装合作伙伴,蓝思科技从镜架、镜片、功能模组到全自动组装实现全链条覆盖,助力杭州灵伴科技突破产能瓶颈,加速产品规模化交付。
人形机器人作为智能机器人的重要领域,近年来备受关注,预计其市场规模将大幅度增长,并且随着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加速,关节模组、灵巧手、躯干等结构件和模组作为核心载体,具备技术壁垒高、工艺复杂度大的特性,需要专业供应商协助整机厂商进行生产。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蓝思在年报中透露,公司是智能终端全产业链一站式精密制造解决方案提供商,业务新增涉及人形机器人等产品的结构件、功能模组、整机组装等。
战略布局上也有所更新。蓝思表示,2025年将巩固全产业链精密制造优势,深化全球化产能布局,强化消费电子+智能汽车+人形机器人“多轮驱动”战略 。重点推进智能制造升级、垂直整合与新兴市场拓展,加速AI眼镜、XR头显等领域技术突破。同时,以ESG为核心完善可持续发展体系,优化绿色智造与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全球竞争力。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蓝思科技2024年营收699亿元 加速布局AI眼镜和人形机器人新领域
每经记者:王晶 每经编辑:梁枭
3月27日晚间,蓝思科技(SZ300433,股价25.86元,市值1289亿元)发布2024年度业绩,公司去年实现营业收入698.97亿元,同比增长28.2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24亿元,同比增长19.94%。
蓝思科技表示:“公司在整机组装领域获得更多大客户的认可和信赖,导入了新品类和新项目,以组装为主的湘潭蓝思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7.42%。”作为知名的果链企业,近年来,蓝思科技从事的苹果业务逐渐拓展,目前为苹果生产的产品包括iPhone、Apple Watch、Mac和Apple Vision Pro等。
智能手机业务之外,近年来蓝思科技也开始积极拓展人形机器人、AI眼镜等新兴领域。目前公司已与国内及北美头部人形机器人公司开展合作,今年1月公司已向智元批量交付灵犀X1人形机器人整机产品;今年2月蓝思成为Rokid AI眼镜全系产品的整机组装合作伙伴。
在年报中,蓝思科技表示,公司针对折叠屏手机、人形机器人、AI眼镜、智能汽车、智慧零售、TGV通孔玻璃基板等领域开展了前沿研发,提前储备核心新技术,并开始在一系列新产品上应用,2024年研发支出达到27.85亿元。
智能手机与电脑类业务占比超八成,毛利率微降
拆分各业务板块来看,蓝思科技的主营业务可以分为智能手机与电脑类;智能汽车与座舱类;智能头显与智能穿戴类以及其他智能终端。
其中,智能手机与电脑类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82.63%,2024年该业务实现营业收入577.54亿元,同比增长28.63%。毛利率同比下滑0.51个百分点,为15.11%。
2024年,智能手机市场在经历了波动后重新回暖。IDC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12.4亿部,同比增长约6.4%。
行业回暖外,AI技术的发展对手机硬件性能提出更高要求,折叠屏手机的推出也为上游供应链带来价值提升,尤其是备受关注的苹果折叠屏手机正迎来新进展。日前,有市场消息援引供应链相关人士称,苹果计划将在今年4月前决定折叠屏iPhone的最终供应链,预计今年下半年正式大规模生产折叠屏iPhone的元器件,而该款折叠屏手机或将在2026年下半年发布。
一位知情人士曾对记者透露,上述情况属实。“在折叠方式上,苹果更青睐横折(书本型折叠),这类产品在商务人群中外出移动办公场景下的重要性不断提升。”
蓝思科技此前在互动易曾回复投资者称,公司已布局UTG和CPI等折叠保护屏的制造工艺,深度配合各大品牌进行研发生产,具备快速量产折叠屏手机各种材质的柔性屏和模组的能力。
据悉,盖板玻璃是折叠屏手机最关键的零部件之一,市场上的可折叠盖板主要有UTG(超薄柔性玻璃)和CPI(透明聚酰亚胺)两种选择。
布局AI眼镜和人形机器人等新领域
智能汽车及座舱类业务板块是蓝思科技的第二大业务,其相关产品包括车载电子玻璃、前挡玻璃、中控屏、B柱、仪表盘、后视镜及导航仪等产品。2024年该业务实现营业收入59.35亿元,同比增长18.73%;毛利率为10.17%,同比下降5.29个百分点。
2024年8月,蓝思科技曾在发布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称:“汽车市场增长仍然强劲,但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部分降价压力传导至供应链环节;加之客户提高品质要求,增加新的制程和环节。”
传统业务外,2024年以人形机器人、AI眼镜/XR头显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迎来加速发展。蓝思科技也开始加速在人形机器人、AI眼镜等新产品的落地。去年公司智能头显与智能穿戴类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4.88亿元,同比增加12.39%。该业务的毛利率为19.76%,同比增长4.59个百分点。
今年2月,蓝思科技与Rokid宣布达成深度战略合作,同时双方已在资本层面开展合作,包括但不限于股权投资、合作基金等。具体来看,蓝思作为Rokid全系AI眼镜的整机组装合作伙伴,从镜架、镜片、功能模组到全自动组装实现全链条覆盖,依托智能制造体系助力杭州灵伴科技突破产能瓶颈,加速产品规模化交付。
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目前蓝思科技已与国内及北美头部人形机器人公司开展合作,开发人形机器人关节、灵巧手、头部壳体及表情面罩等模组及整机组装;在工业机器人领域,蓝思科技已自主研发和量产应用六轴机器人、AOI视觉检测机器人、无人搬运机器人、智能复合机器人等工业机器人。
今年3月中旬,蓝思科技公告称,为进一步推进全球化战略布局,增强综合竞争力,公司拟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股票,并申请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民生证券认为,赴港股上市有助于拓宽融资渠道,加速海外生产基地的建设、进一步优化供应链的全球化布局,实现海外客户需求的匹配以及做好快速响应。
每日经济新闻
相关问答
蓝思科技给特斯拉提供什么产品?
蓝思科技围绕智能驾驶舱及周边结构件已经研发、批量生产了包括车载电子玻璃及组件、车载中控屏(结构与功能零部件及组装)、仪表盘组件、B柱、车载装饰件、“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