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着“牛腚”打转,被千万粉丝催更的“龙兽医”
清晨5点多,黑龙江省巴彦县龙庙镇的乡间小道上,一辆沾满泥点的轻客车碾着晨露出发了。“龙兽医,我家牛有点腹泻,你啥时候来呀?”“猪直肠脱出了,快点过来”……驾驶座上,51岁的乡村兽医龙殿俊不时接打着乡亲们的电话。他向左打满方向盘,拐进一条仅容一车通过的泥土路。这是他今天接到的第五个求助电话,而东方的天空才刚刚泛起鱼肚白。
这位被乡亲们喊了30年的“龙兽医”,几百个本子里存着大半个镇的牲畜病历——从难产的母牛到受伤的羊羔,他的出诊记录守护着近千家养殖户的希望。
龙殿俊,网名“龙腾虎跃龙兽医”,1995年开始从事兽医工作,2023年,朴实的龙兽医在儿子龙宣庆的镜头下走红,被千万粉丝催更,“根本看不够”。走红后,龙兽医的家里时常有媒体到访,他的生活比以前更加忙碌,但还是围着“牛腚”打转。
从“新手”到“神医”
“我喜欢下屯子给动物看病,每次到外地参加活动心里都放心不下这些动物,就想赶紧回来。”修牛蹄、洗牛胃、剥胎衣……从小鸡仔到老黄牛,动物们看到龙殿俊就“害怕”,养殖户却盼着他来。

龙兽医正在给牛听诊。(新华社发 顾景坤 摄)
给牛量体温、听诊、追着牛跑、打针、输液,在龙庙镇冬青村村民高臣家里,龙兽医的一番操作让他竖起了大拇指。“牛的肠胃有点问题,昨天他给输液后今天就好多了。”高臣说,附近的养殖户家里动物生病都找龙兽医,大家叫他“神医”。
“给牛输液,扎针要‘快准狠’,刚开始我也扎不到位,现在已经能飞针了。”龙兽医拿着输液针头,对着牛的颈静脉扎下去,吊瓶里的药液迅速变少。“给牛输液很快,几分钟就输完了”“牛的血管和家里用的筷子差不多粗”“牛的鼻子如果湿湿的有汗,大概率是生病了,干的就没事”……提起动物,平时寡言的龙殿俊如数家珍:“都是手艺活,我靠手、眼睛和耳朵来看病,牛在我这不用做B超,怀没怀孕,怀了几个月,一摸就能发现。”
现在被村民称为“神医”的龙殿俊刚开始做兽医时常常受挫,“从小我就喜欢动物,觉得当兽医受尊敬,大家都认识你,走到哪都有人和你打招呼。”初中毕业后,龙殿俊上了职业高中,学习畜牧兽医。毕业后,经过半年实习,龙殿俊信心满满地开了自己的兽医店,但刚开始实践,本期待“一炮打响”的他却屡遭碰壁。给牛治病出现失误、得不到村民认可入不敷出,一年多的时间里他一蹶不振。
在妻子陈兴玲的支持下,龙殿俊坚持了下来,从步行出诊,到骑自行车、摩托车,再到如今的汽车,找他看病的养殖户越来越多,很多次把病危的动物从死神手里抢救回来。“一天见效,两天见好,三天都痊愈了”,龙庙镇为民村养殖户田亚玲对龙兽医啧啧称赞。
“又拯救一头牛。”给一头得乳腺炎的牛输液后,龙兽医开心地说。
移动诊所碾过四季路
“地球不爆炸,兽医不放假。”龙殿俊说,为了方便出诊,他买了一辆轻客车,后备箱装着满满登登的药品、医疗设备,是一个移动的兽医诊所,每天都会行驶一二百公里。“让养殖户把动物牵过来不方便,我就提供上门服务。”行医30年,他早已把养殖户当成自己的亲人。

龙兽医正在给牛输液。新华社记者 戴锦镕 摄
做兽医30年,周边村屯的地图已经深深印在龙殿俊的脑海中,每天出诊前,他会在心里先规划路线,把相近的几户放在一起看。他把自己开车的时间当作放松,从郁郁葱葱的盛夏到一片白色的寒冬,脑中的地图,手机里的通讯录,本子上的出诊记录,后备箱里的药品设备,缝缝补补的衣服,摇摇晃晃的车伴着他走过春夏秋冬。
常年奔波在外,东北的冬天天气严寒,龙殿俊锻炼出了“不戴帽子”的本事。“为了看病方便听诊,我让自己逐渐适应气候,冬天也不戴帽子。”
雨雪从来都拦不住龙殿俊出行的脚步,“下雨天,车陷在泥里出不来是经常的,我有时候就把衣服垫在车轱辘下把车开出来,心里着急呀,动物发病一刻也不能耽误。”龙殿俊说,出诊路就像取经路,大雾天、雨雪天、车祸,他遇到的不止“九九八十一难”。
去年夏天,龙殿俊在清晨5点的出诊路上出了车祸导致锁骨骨折,手术后,不少乡亲给他发来问候,要他好好休息。但是面对接二连三的求诊电话,他忍不住躺在病床上远程给养殖户家的动物看病。
出院后第一天,他就直奔牛棚,左手打着绷带,右手就去掏牛屁股,给牛接生。“兽医身上有责任,这些动物是养殖户的生计,而乡村兽医是动物们的最后一道防线,为了它们我义无反顾。”不休假,不过节,龙殿俊的手机24小时开机,对乡亲们“有求必应”。
儿子龙宣庆说,父亲几乎没有陪家人过一个完整的春节,“去年大年三十,一家人在城里吃着年夜饭,有养殖户打电话来让我爸接生,他二话不说就开车走了。”龙宣庆说,有时候父亲正在直播带货,碰到养殖户打电话过来,穿起衣服就走。“直播比给动物看病挣得多,但我爸在乎的不是钱。”
今年“五一”劳动节前夕,龙殿俊获得哈尔滨市第39届劳动模范荣誉称号,领奖后,他来不及在哈尔滨逛逛,就匆匆返回村屯,“我得赶紧回去,不然养殖户得着急啦。”
赊账本里藏深情
“这家有四千元陈欠,他们也不容易,回头再说吧。”给一家养殖户的牛输液后,龙殿俊在本子上记下牛的用药情况和费用。多年来,他已经用了上百个小本,村民的欠账累计有六七十万元。“有的养殖户家里确实困难,我也不着急要,等他们有钱了会给我的。”对于欠账,龙殿俊不大往心里去,欠款户有需要,一个电话他依然驱车前往。“不能见死不救啊,乡村兽医更要有医德。”
“他的技术好,大家都相信他。而且不抽烟不喝酒,随叫随到,给我家动物看病20多年了。”对龙庙镇为民村养殖户范广军来说,龙兽医不仅是医生,更是朋友。“你啥时候换件新衣服啊,胳肢窝这里都破了。”范广军对龙殿俊笑着说。龙殿俊常年穿的夹克有好几个破洞,羽绒服上也有划破的口子,“常年下乡,穿不了新衣服,用不了半天就埋汰了。”
龙殿俊的朋友圈里,既有自己拍摄的工作日常,也有深夜出诊时即兴写下的诗句:“夜色朦胧树相伴,出诊继续无杂念。乡间小路地平线,日行数里连轴转”;还有观察养殖户生活的生动白描:“养牛户起得早,鸡不叫忙铡草”。带着牲畜体温的视频和沾着泥土清香的句子,在日复一日的出诊路上记录着一位乡村兽医最本真的热爱。“乡亲们离不开我,我更离不开他们,不在屯子里心就不安定,我至少还能干20年。”
走红后,龙殿俊还给村里的小学以及养殖户捐赠衣物。网友纷纷评论:“‘因为自己淋过雨,就想为别人撑把伞’在此刻具象化了。”
龙宣庆还让父亲和乡亲们一起直播带货。“有时候会请一些没有还账能力的养殖户和我爸一起直播,就算还账了,还会给他们部分报酬,大家都可乐意来了。”龙殿俊的直播间里,特殊的“以工抵债”收到了不少网友的点赞,也让温暖的循环在这片黑土地上延续。
上阵还需父子兵
从小,龙宣庆就羞于和别人说爸爸是兽医,“小时候觉得我爸很‘埋汰’,身上有牛粪味,怕同学们说我爸是掏牛屁股的,后来理解了,我爸是靠着掏牛屁股支撑了我们一家。”
2023年5月,在哈尔滨创业失败的龙宣庆回到家乡,他曾做过几年自媒体账号运营,平时喜欢研究短视频。一天清晨5点,他还没睡觉,父亲已经准备出诊,失眠的龙宣庆第一次跟随父亲出诊,发现父亲的工作虽然辛苦却也有意思,有意义。
他尝试着拍摄剪辑了几条父亲工作的短视频,意外地受到了很多网友的喜欢,“火烧牛角”“徒手治好下巴脱臼的狗”“奋战3小时,给误食化肥的老牛洗胃”……独特的治疗手段和手到病除的高超医术让网友频频“催更”。不到两年的时间里,“龙腾虎跃龙兽医”单平台单账号的粉丝数已超过五百万,多平台加起来粉丝超过千万。
“大家都没见过,感觉很新奇,拍摄内容真实,最主要的是我爸的手艺厉害,30多年只做这一件事。”在“孵化”父亲的路上,龙宣庆也更加了解父亲。他的办公桌上挂着“望父成龙”“全力倚父”等漫画,这是网友对他的调侃,也是他对父亲和家乡的重新理解。
龙殿俊受到关注后,有年轻人专程来和他学习,“现在太忙,一个人干不过来,也想把我的手艺传给年轻人。”龙殿俊说。龙宣庆也对乡村兽医的行业更加感兴趣,想和父亲一起在各地开连锁兽药店,帮助更多的养殖户解决困难。“以前总想着出去,现在发现黑土地上有很多创作源泉,我会继续记录父亲的日常,用新技术传播老手艺,让父亲的医者仁心照亮更多角落。”(本报记者戴锦镕 张启明)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行进中国”调研行·活力贵州丨地博“顶流”养成记
已到下午时分,贵州省地质博物馆(以下简称贵州地博)停车场内仍有大巴陆续停进。“热闹情况是常态。”贵州地博副馆长陆光颖列出几个数据:最高峰时日接待流量达到万人规模,开馆三年接待超200万人次,四成是外地游客。“有人把它作为入黔首站,甚至为它专程而来。”

小朋友们有序排队进入贵州省地质博物馆。人民网 龙章榆摄
各地地质类博物馆的观众多为专业人士,常被贴上“小众”标签。年轻的贵州地博何以吸引大众,成功出圈?
走进馆内序厅,106平方米、目前可知自然产出面积最大的原版海百合化石,让游客的脚步停了下来。“这样重量级别的藏品有很多。”陆光颖说,馆内收集了古生物化石、岩石类、矿物晶体类标本以及文化物件等藏品,数量超3万件。

在贵州省地质博物馆,游客正在参观游览。人民网记者 翁奇羽摄
“2亿多年前贵州是‘海的世界’,如今是‘山的王国’,通过完善藏品体系,我们将地下珍贵‘家底’分类呈现,让藏品有亮点、有看头,才能吸引游客目光。”陆光颖说。
有看头,还要看得懂。贵州是全球喀斯特发育最典型、最复杂、景观类型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喀斯特地貌究竟是啥?”踏入等比例还原的模拟溶洞中,站上五屏联动的立体大屏前,在一段地质演变科普视频的加持下,观众徐青青的疑惑得到解答,“地面崎岖不平,地下溶洞密布,这就是贵州的‘地质世界’……”

在贵州省地质博物馆,游客正在参观游览。人民网记者 翁奇羽摄
地质类学科包含地理、气象、地质、化学等,普通观众看懂并不容易。贵州地博创新藏品的叙事方式,通过3D展示、VR体验、实地模拟等方式让藏品活起来、会说话,更加亲近观众。
会运营流量,还要能保持留量。在一份罕见的梁氏关岭鱼龙怀孕标本旁,不少游客驻足拍照。贵州地博科技研究部负责人郝家栩分享了一个有趣案例:如何通过化石辨别贵州龙的性别?通过怀孕龙化石的发掘、清理,就能收集更多差异信息。“根据大量研究数据,目前已能通过化石的骨骼特征分辨贵州龙的雌雄。”

在贵州省地质博物馆,修复师正在修复化石。人民网记者 翁奇羽摄
“地质藏品里蕴含着大量珍贵信息,加强研究能服务科学和经济社会发展,更能让观众有更多精神文化收获。”郝家栩说,基于大量藏品,贵州地博建立古生物、矿产等类目的研究体系,不断用新成果丰富馆藏内涵。馆里的故事常讲常新,“网红”才能变成“长红”。
临近傍晚,越来越多游客参观完毕,准备出馆时,发现还有惊喜。在负一层的出口旁,主题图书馆、主题餐厅及文创商店依次排列。
“结合馆藏灵感,我们开发19个系列、200余款文创产品,既有高大上的轻奢珠宝、数字产品,也有接地气的休闲食品、办公文具、日用百货。”陆光颖说,博物馆不能高高在上,要通过打造开放文化空间、创新文化产品,更加主动融入城市公共空间,贴近公众文化生活,打造一个“没有围墙”的博物馆。

贵州省地质博物馆的公共文化区域一角。人民网记者 翁奇羽摄
完善馆藏体系、加强基础研究、推进活化利用、突出教育功能……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持续推动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博物馆建设更完善、更成体系,一大批行业博物馆、专题博物馆、高校博物馆、社区博物馆和贵州地博一样,“活”起来、“火”起来。
“抢抓机遇,发挥贵州自然资源和文化优势,会更进一步处理好保护、管理、研究、利用之间关系,让博物馆在推动文化繁荣、服务美好生活、促进文明互鉴等方面发挥更大作为。”陆光颖说。(王韬、赵静、翁奇羽、郝萍、汪晓波、龙章榆、涂敏、高华、陈洁泉、阳茜)
相关问答
孕妇的了腱鞘炎怎么办_千问健康
孕妇的了腱鞘炎怎么办_千问健康
怀孕家具有味道_千问健康
又住回新家了(那时是怀孕第三个月),那时气味有点浓了,于是我都是呆在房间里(房间没味道),等通完风在出来吃饭,看一会电视,大概每天在客厅的时间最多2、3个小时...
小三怀孕打胎怎么赔偿_律图
律师解析这种情况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不过第三者可以和男方协商补偿。一般来说需要付医疗费,护理费,营养费等。而法律规定当事人对造成损害...
梦见蛇缠身是什么意思?孕妇梦见蛇缠身好不好?-红网问答
梦确实有预测功能。它往往反应着一个人近段的精神状况,或有所思,或有所惧,或有所欲等等。很多古今中外的玄学家们都喜欢根据梦境来推测一个人的运势...
龙生蛭胶囊的功效与作用。_千问健康
龙生蛭胶囊的功效与作用
那些年我们看过哪些“沙雕”小说?
其实,《诛仙》的张小凡有点像删减版的龙傲天,屌丝逆袭的不太明显,但又说了,韦小宝,令狐冲不也如此吗。只是张小凡具有了毁天灭地的能力,这又是逼格高了一层...很...
我老婆怀孕,患带状疱疹怎么办_千问健康
病情描述:四天了,后背好多水泡,不能用药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有什么不刺激胎儿的办法
女性梦见龙抬头什么意思-Daniel7的回答-懂得
想结婚了吧!貌似有点玄!但绝对是好事!龙仍相征吉祥之物……祝你好远到来^_^要怀孕了!
银屑病的最新治疗方泿_千问健康
银屑病的最新治疗方泿_千问健康
得了病毒性风疹怎么办?_千问健康
最近这几天,宝宝身上起了很多的小疹子,密密麻麻的,不停的哭闹,应该是会瘙痒,给她轻轻的挠,就会舒服些,但是越抓越多,宝宝还有高烧的症状,去医院做了检查,医生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