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募40亿?金发科技!
1月15日晚间,金发科技发布了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的会议资料,宣布将于本月22日召开股东大会。此次大会将由董事长陈平绪主持,并审议包括公司申请注册发行不超过40亿元(含) 中期票据在内的多项重要议案。
预谋大事!?
2024年11月,金发科技发布公告,全资子公司珠海万通特种工程塑料有限公司(特塑公司)拟通过增资扩股方式 引入外部投资者金石制造业转型升级新材料基金(有限合伙)(以下简称“金石基金”),金石基金拟以每1元注册资本26.09元的认购价格认购特塑公司新增的注册资本1916.4431万元,认购对价为5亿元 。该笔认购款项于本月,即2025年1月到账。
国有基金参与增资,显示出其对万通特塑公司未来发展的高度认可。
而在特种工程塑料板块,金发科技斥资4.1亿元,建成约800亩的合成基地,产品主要包括半芳香族尼龙PA10T/PA6T、液晶聚合物LCP、聚苯硫醚PPS、聚芳醚砜PPSU/PES、聚芳醚酮PAEK、NMT(纳米成型技术)和LDS(激光成型技术)材料等。
根据金发科技2024年中期业绩报告,特种工程塑料主要产品销量0.92万吨,同比增长12.79%。年产0.6万吨PPSU/PES合成树脂装置于2024年6月试车成功。公司年产1.5万吨LCP合成树脂项目将投产。
万通特塑公司已拥有117项有效专利,正在申请的专利达55项,仅11月就公布了包括高熔点LCP薄膜及芳族砜聚合物在内的7项专利技术。
在国产特种工程塑料市场需求旺盛的背景下,万通特塑公司将为金发科技整体营收与利润增长带来更大想象空间。
来源:金发科技、化工新材料
免责声明: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我们对文中观点持中立态度,本文仅供参考、交流。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和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声明: 本文图片来源于版权方,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公司、组织、个人未经版权方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使用。
有机高分子材料行业市场:东南亚建设可降解材料基地规避贸易壁垒
关注头条号“中研普华研究院”,然后私信回复“免费报告”,您就能得到一份免费报告啦,赶紧来拿!

中研网
在全球碳中和目标与制造业智能化升级的双重驱动下,有机高分子材料行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
作为支撑新能源汽车、生物医疗、高端装备等战略新兴产业的核心基础材料,中国有机高分子材料市场规模在2020-2024年间以8.7%的年复合增长率预计于2030年突破1.28万亿元。
一、市场现状:规模扩张与结构升级并行
1. 市场规模与增长动力
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2025-2030年有机高分子材料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预测报告》 2024年中国有机高分子材料产量预计突破800万吨,占全球市场份额的35%,其中高性能工程塑料、生物可降解材料等高端产品占比提升至28%。
驱动因素包括:
政策红利:《中国制造2025》明确将生物基材料、纳米复合材料列为重点突破方向,2023年研发投入超500亿元;
需求升级: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材料需求增长40%,带动聚氨酯、碳纤维复合材料渗透率提升;
技术突破:万华化学绿色聚氨酯工艺普及率达80%,金发科技纳米改性塑料产能较2024年增长30%。
2. 产业链协同效应显现
上游:乙烯产能达2000万吨,生物基原料占比提升至15%;
中游:改性塑料、特种橡胶国产化率突破65%,可降解PLA产能达100万吨;
下游:电子电器领域材料需求年增25%,医疗级PEEK进口替代加速。
二、竞争格局:头部企业主导下的生态重构
1. 市场集中度提升
CR10企业市占率从2020年的42%升至2024年的58%,形成三大梯队:
第一梯队:万华化学(聚氨酯全球市占率30%)、中石化(高端聚烯烃产能400万吨)、金发科技(改性塑料产能200万吨);
第二梯队:浙江众成(PLA产能50万吨)、东岳集团(氟材料技术领先);
国际巨头:巴斯夫、陶氏化学通过合资建厂抢占生物基材料市场。
2. 技术壁垒与护城河
专利布局:2024年国内企业专利申请量占比达67%,但PEEK、PI薄膜等20%高端产品仍依赖进口;
产学研融合:中科院与万华共建“高分子材料联合实验室”,推动耐500℃高温树脂产业化。
沿海经济带:上海、深圳、广州等城市仍是消费主力,占全国需求的60%以上。例如,深圳依托华为、比亚迪等企业,在电子材料、新能源汽车材料领域形成集群效应。
内陆新兴市场:杭州、武汉、重庆等城市通过承接产业转移,2025年市场规模增速达18%,高于沿海地区。例如,武汉的湖北珈硅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纳米硅负极材料,能量密度是传统石墨的10倍,已进入产业化阶段。
三、供需分析:结构性矛盾与突围路径
1. 供给端:高端产能缺口待补
2025年预计总产能3000万吨,但特种工程塑料、医用高分子材料自给率不足50%。中研普华数据显示,2024年进口依存度仍达32%,主要集中在航空航天级PI薄膜、血液透析膜等产品。
2. 需求端:新兴领域爆发式增长
新能源汽车:电池隔膜材料需求年增35%,2030年市场规模将达1200亿元;
低空经济:无人机用碳纤维复合材料用量提升至机身重量的60%;
智慧医疗:可降解心脏支架材料市场年复合增长率达28%。
3. 价格波动与成本控制
2025年MDI/TDI价格预计上涨10-15%,倒逼企业加速生物基替代。中研普华预测,PLA价格将从2.5万元/吨降至2030年的1.8万元/吨,推动可降解包装材料渗透率突破40%。
4. 供需矛盾:高端材料缺口与产能过剩并存
高端材料缺口:半导体光刻胶、高端聚烯烃催化剂等材料仍依赖进口,2025年进口额达500亿元。
中低端产能过剩:通用塑料、普通合成橡胶等领域产能利用率不足60%,企业通过差异化竞争(如专精特新方向)寻求突破。
四、发展前景:技术革命引领万亿赛道
1. 技术突破方向
绿色合成:酶催化聚合技术使PLA生产成本降低30%;
智能材料:4D打印形状记忆聚合物在航天器展开机构中进入应用测试;
纳米复合:石墨烯增强橡胶耐磨性提升5倍,轮胎寿命延长50%。
2. 投资热点与风险预警
高增长领域:生物医用高分子(CAGR 25%)、航空航天复合材料(CAGR 22%);
风险提示:国际油价波动导致原料成本上升压力,技术替代周期缩短至3-5年。
五、中研普华战略建议
1. 企业突围策略
技术卡位:聚焦耐高温PI薄膜、医用PEEK等进口替代赛道;
生态构建:联合上下游打造“生物基原料-改性加工-循环回收”闭环;
全球化布局:在东南亚建设可降解材料生产基地规避贸易壁垒。
2. 政策机遇把握
《塑料污染治理行动计划》要求2030年可降解材料占比超50%,建议优先布局PLA/PBAT改性技术。
在“双碳”目标与科技自立自强战略指引下,中国有机高分子材料行业正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创造。未来五年,行业将呈现“高端突破加速、绿色转型深化、应用场景裂变”三大趋势。
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2025-2030年有机高分子材料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预测报告》预测, 至2030年行业将诞生3-5家全球领军企业,并在生物基材料、智能高分子等领域形成国际话语权。这场静默的材料革命,终将重塑全球制造业竞争格局。更多深度分析可垂询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获取完整报告。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互动探究。
同时中研普华研究院还提供产业规划、十五五规划、园区规划、项目可行性研究、产业链招商、产业图谱、产业大数据、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等咨询服务。
相关问答
家们能问一下,推荐的金发科技透气膜母粒专用碳酸钙生产厂家...
[回答]轻质碳酸钙和活性碳酸钙区别是:轻质碳酸钙是没有做表面处理的,活性碳酸钙是做了表面处理的。没有做表面处理的填充料与塑料的结合性比较好,建议用活...
哪三大方向会影响未来塑料企业的发展趋势?
...3D打印材料研发和突破是3D打印技术推广应用的基础,也是满足打印的根本保证。全球知名咨询公司SmarTech公司近期颁布了《未来10年,塑料在3D打印市场的应...
有什么主角好看剧情也好看的动漫?
首先,我要强推黑执事,黑暗华丽宫廷风。伯爵与恶魔的故事。黑执事也是一部很久的动漫了。但是画风,从第一季开始,我只能说,没有瑕疵。这是一部我非常喜欢...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