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科技工作者事迹 致敬隐姓埋名者!12位航天导弹专家事迹首次公开

用户投稿 13 0

致敬隐姓埋名者!12位航天导弹专家事迹首次公开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4月24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邱晨辉)今天是第7个中国航天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组织了一场名为“传承・梦想”的航天日主题活动。现场发布了《导弹人生》一书,首次向社会公开12位此前隐姓埋名的我国导弹武器型号总指挥、总设计师。

航天科技工作者事迹 致敬隐姓埋名者!12位航天导弹专家事迹首次公开

在航天工程的研制和实践中,航天系统探索形成了以总指挥系统和总设计师系统为代表的“两总”系统,他们不仅是航天成就的主要创造者,也是航天精神的践行者、弘扬者。当天公布的12位导弹总指挥、总设计师分别是:

航天科技工作者事迹 致敬隐姓埋名者!12位航天导弹专家事迹首次公开

我国第一代地空导弹总设计师钱文极(1916.6.10-2006.6.15) ,1960年5月任“543”总设计师,1962年2月任红旗一号总设计师,1964年4月任红旗二号总设计师。他长期从事通信机研制技术领导工作和地空导弹武器系统研制的领导工作 ,对我国通信技术、电子技术、导弹技术、计算机应用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红旗一号总设计师徐馨伯(1917.7.9-1989.5.3) ,1960年12月任红旗一号总设计师。他历任“543”地空导弹武器系统仿制工作副总设计师、总设计师等职,为我国地空导弹研制作出了重要贡献。

红旗二号总设计师陈怀瑾(1929.12.16-2017.8.6) ,1964年11月任红旗二号总设计师。他曾参与创建我国第一支雷达部队,调任国防部五院后长期从事防空导弹的研制工作,是仿真技术的带头人,著名的导弹雷达专家。他在飞行器制导、自动控制与仿真领域为我国国防工业作出了杰出贡献,在技术上开创了我国第一代防空导弹研制工作,指导第二代防空导弹的研制。

巨浪一号、红旗七号总指挥柴志(1922.12.17-2003.9.10) ,1980年2月任巨浪一号总指挥,1982年2月任红旗七号总指挥。他曾参与领导“1059”控制系统和地面设备仿制工作、东风二号控制系统自行设计工作、“543”仿制工作、红旗二号研制、巨浪一号、东风二十一号的研制。并任型号总指挥。组织领导红旗七号的研制,担任行政总指挥。为我国国防工业作出突出贡献。

红旗七号总指挥耿锐(1920.8.13-1987.12.12) ,1979年5月任红旗七号总指挥,为我国研制第二代防空武器作出了积极贡献。

红旗七号总指挥谈凤奎(1944.2.6-2008.2.27) ,1994年1月任红旗七号总指挥。他负责的《防空导弹关键零部件柔性设计制造一体化系统研究》在航天领域首次建立了基于并行工程,支持导弹结构件设计、制造、管理的一体化系统,实现在多个型号上的全面应用,对于防空型号的快速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海红旗七号总指挥徐乃明(1929.7.22-2016.9.20) ,1989年10月任海红旗七号总指挥。他主持完成新一代地空导弹武器系统、新型地地导弹武器系统等多项航天型号的研制任务,主持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北京仿真中心,解决了仿真计算机应用研制中的诸多难题。

海红旗七号总设计师陈国新(1944.7.30一) ,1997年1月任海红旗七号总设计师,2000年10月任新型野战武器系统总设计师。他开创了我国防空导弹研制史上舰载超低空领域的先河;圆满完成新型野战防空导弹研制任务,他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解决产品研制中的关键技术,树立了以设计为中心,以试验、验证为重点的思想,为型号研制的顺利进行作出了重要贡献。

我国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统总负责人吴北生(1929.8.14一) ,1988年2月任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统总负责人,1993年1月任B610总设计师1996年10月任B611总设计师。他曾负责我国地空导弹系统研制的技术抓总工作,先后任红旗三号、红旗七号副总设计师,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统总技术负责人,B610、B611、B6 系列总设计师,为国防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我国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统总指挥沈忠芳(1934.8.24一) ,1992年1月任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统总指挥,1993年1月任B610总指挥,1996年10月任B611总指挥。他长期从事飞行器系统设计研究工作,先后完成车载红缨五号超低空防空武器系统试验样车、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统、B6 系列武器系统等研发、指挥工作,为国防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我国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统总设计师张福安(1939.11.25-) ,1992年1月任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统总设计师。他在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统设计中,历经三年攻关突破五大关键技术,主持制定武器系统总体方案,带出了一支技术能力强的科研队伍,并为型号的系列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实现了我国防空导弹武器跨越式发展,为我国防空导弹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我国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统总指挥王国祥(1940.8.26-2010.5.27) ,2000年8月任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统总指挥。他长期从事导弹武器装备研制工作,是导弹系统工程和型号研制管理的杰出专家,参与多个重点型号的研制工作,为我国第三代防空导弹武器系统设计定型作出突出贡献。

航天科技工作者事迹 致敬隐姓埋名者!12位航天导弹专家事迹首次公开

这12位专家,均是航天二院研制的导弹武器型号的基本型中,已退休且过脱密期的型号总指挥、总师正职,他们曾经隐姓埋名,潜心科研。航天二院党委历时一年,将他们的故事编著《导弹人生》一书中,诠释了航天人“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精神品格。

当天,航天二院团委书记王国龙向该院青年发出《做“跟党奋斗、强国有我”的新时代航天青年》的倡议,鼓励航天青年接好传承精神的接力棒。

航天二院院长宋晓明表示,当天首次公开的老专家,都是航天精神最生动、最鲜活的代表,在他们身上体现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革命情怀,这份精神财富如今传递给了航天年轻一代,航天青年要接好航天精神传承的接力棒。

致敬隐姓埋名者!12位航天导弹专家事迹首次公开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4月24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邱晨辉)今天是第7个中国航天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组织了一场名为“传承·梦想”的航天日主题活动。现场发布了《导弹人生》一书,首次向社会公开12位此前隐姓埋名的我国导弹武器型号总指挥、总设计师。

在航天工程的研制和实践中,航天系统探索形成了以总指挥系统和总设计师系统为代表的“两总”系统,他们不仅是航天成就的主要创造者,也是航天精神的践行者、弘扬者。当天公布的12位导弹总指挥、总设计师分别是:

航天科技工作者事迹 致敬隐姓埋名者!12位航天导弹专家事迹首次公开

我国第一代地空导弹总设计师钱文极(1916.6.10-2006.6.15),1960年5月任“543”总设计师,1962年2月任红旗一号总设计师,1964年4月任红旗二号总设计师。他长期从事通信机研制技术领导工作和地空导弹武器系统研制的领导工作 ,对我国通信技术、电子技术、导弹技术、计算机应用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红旗一号总设计师徐馨伯(1917.7.9-1989.5.3),1960年12月任红旗一号总设计师。他历任“543”地空导弹武器系统仿制工作副总设计师、总设计师等职,为我国地空导弹研制作出了重要贡献。

红旗二号总设计师陈怀瑾(1929.12.16-2017.8.6),1964年11月任红旗二号总设计师。他曾参与创建我国第一支雷达部队,调任国防部五院后长期从事防空导弹的研制工作,是仿真技术的带头人,著名的导弹雷达专家。他在飞行器制导、自动控制与仿真领域为我国国防工业作出了杰出贡献,在技术上开创了我国第一代防空导弹研制工作,指导第二代防空导弹的研制。

巨浪一号、红旗七号总指挥柴志(1922.12.17-2003.9.10),1980年2月任巨浪一号总指挥,1982年2月任红旗七号总指挥。他曾参与领导“1059”控制系统和地面设备仿制工作、东风二号控制系统自行设计工作、“543”仿制工作、红旗二号研制、巨浪一号、东风二十一号的研制。并任型号总指挥。组织领导红旗七号的研制,担任行政总指挥。为我国国防工业作出突出贡献。

红旗七号总指挥耿锐(1920.8.13-1987.12.12),1979年5月任红旗七号总指挥,为我国研制第二代防空武器作出了积极贡献。

红旗七号总指挥谈凤奎(1944.2.6-2008.2.27),1994年1月任红旗七号总指挥。他负责的《防空导弹关键零部件柔性设计制造一体化系统研究》在航天领域首次建立了基于并行工程,支持导弹结构件设计、制造、管理的一体化系统,实现在多个型号上的全面应用,对于防空型号的快速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海红旗七号总指挥徐乃明(1929.7.22-2016.9.20),1989年10月任海红旗七号总指挥。他主持完成新一代地空导弹武器系统、新型地地导弹武器系统等多项航天型号的研制任务,主持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北京仿真中心,解决了仿真计算机应用研制中的诸多难题。

海红旗七号总设计师陈国新(1944.7.30一),1997年1月任海红旗七号总设计师,2000年10月任新型野战武器系统总设计师。他开创了我国防空导弹研制史上舰载超低空领域的先河;圆满完成新型野战防空导弹研制任务,他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解决产品研制中的关键技术,树立了以设计为中心,以试验、验证为重点的思想,为型号研制的顺利进行作出了重要贡献。

我国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统总负责人吴北生(1929.8.14一),1988年2月任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统总负责人,1993年1月任B610总设计师1996年10月任B611总设计师。他曾负责我国地空导弹系统研制的技术抓总工作,先后任红旗三号、红旗七号副总设计师,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统总技术负责人,B610、B611、B6 系列总设计师,为国防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我国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统总指挥沈忠芳(1934.8.24一),1992年1月任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统总指挥,1993年1月任B610总指挥,1996年10月任B611总指挥。他长期从事飞行器系统设计研究工作,先后完成车载红缨五号超低空防空武器系统试验样车、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统、B6 系列武器系统等研发、指挥工作,为国防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我国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统总设计师张福安(1939.11.25-),1992年1月任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统总设计师。他在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统设计中,历经三年攻关突破五大关键技术,主持制定武器系统总体方案,带出了一支技术能力强的科研队伍,并为型号的系列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实现了我国防空导弹武器跨越式发展,为我国防空导弹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我国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统总指挥王国祥(1940.8.26-2010.5.27),2000年8月任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统总指挥。他长期从事导弹武器装备研制工作,是导弹系统工程和型号研制管理的杰出专家,参与多个重点型号的研制工作,为我国第三代防空导弹武器系统设计定型作出突出贡献。

航天科技工作者事迹 致敬隐姓埋名者!12位航天导弹专家事迹首次公开

这12位专家,均是航天二院研制的导弹武器型号的基本型中,已退休且过脱密期的型号总指挥、总师正职,他们曾经隐姓埋名,潜心科研。航天二院党委历时一年,将他们的故事编著《导弹人生》一书中,诠释了航天人“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精神品格。

当天,航天二院团委书记王国龙向该院青年发出《做“跟党奋斗、强国有我”的新时代航天青年》的倡议,鼓励航天青年接好传承精神的接力棒。

航天二院院长宋晓明表示,当天首次公开的老专家,都是航天精神最生动、最鲜活的代表,在他们身上体现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革命情怀,这份精神财富如今传递给了航天年轻一代,航天青年要接好航天精神传承的接力棒。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相关问答

航空航天科学家的事迹?

以下是一些航空航天科学家的事迹:-钱学森: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他是中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钱学森在美国留学期间,就已经...

2020年的时候有哪些重要的航天事迹?

2020年11月24日,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从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起飞,将嫦娥五号探测器精准送入地月转移轨道。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成功着陆内蒙古四子王旗。嫦娥五...

2003-2021航天事迹?

2003一2021航天事迹答神舟五号一直到神舟十一号载人航天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是一个航天大国。2003一2021航天事迹答神舟五号一直到神舟十一号载人航天发射成功...

航天航空张伟丽事迹?

张伟丽,中国女子综合格斗运动员,以其出色的格斗技巧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在国内外赛场上屡创佳绩,她的故事充满了奋斗与拼搏的航天航空精神。张伟丽从小就对武术产...

航天5号到航天17号的事迹?

对不起,我无法给出关于航天5号到航天17号的事迹,因为涉及到多达13个航天器的详细信息超出了我的知识范围。中国发射了众多的卫星和载人飞船,每一艘都有其独特...

励组词航天英雄的感人事迹()着各行各业的人们奋发进取_作业帮

[最佳回答](勉励)着各行各业的人们奋发进取

请以英雄为题,根据下面表格内容介绍航天英雄杨利伟.1965:出...

[最佳回答]TheproudofChina—YangLiweiYangLiweiisafamousairforceinChina.Hewasbronis1965.Hejoinedt...

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A.以栾恩杰为代表的航天科技人员...

[最佳回答]AB“石破天惊”现比喻艺术创造或议论等新奇惊人,不同凡响,用在这里不合对象。C“煞有介事”指装模作样,活像真有那么一回事似的。多指大模大样,好...

【杨利伟的主要事迹】作业帮

[最佳回答]主要事迹:杨利伟1996年起参加航天员选拔,1998年1月正式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经过5年多训练,他最终从众多候选者中脱颖而出,成为我国首位登上太空的宇...

钱学森事迹简短100字-业百科

钱学森事迹简短100字,钱学森是中国著名的航空航天科学家,被誉为中国火箭之父。他建立了中国现代航空航天科技事业的基础,参与完成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和第一艘...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